潮客汇
搜索
查看: 57998|回复: 0

[客家游] 开国元帅叶剑英故居,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3-3 08:53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叶剑英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,依靠虎形山而生。因山形酷似老虎,于是得名虎形山,而叶剑英故居恰巧位于山体“虎头”的部分。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12.jpg

地处文化之乡、扼据虎形山下,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,这似乎与才兼文武的叶剑英形诚人杰地灵的微妙关系。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16.jpg

背靠虎形山
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18.jpg
面临大莲塘

叶剑英故居建于清代,共有房屋15间,其中四间是叶剑英家所有,叶剑英的卧室在上堂右侧。


1897年4月28日,叶剑英诞生在这个房间,并在这度过了他的童年、少年时代,门边的小方桌是叶剑英少年时期读书做功课所使用过的小书桌。
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21.jpg

每天晚饭后,他和弟弟、妹妹们帮助妈妈收拾完碗筷,用抹布把小方桌擦得干干净净,就摊开书本,做起功课来。


家里买不起油灯,他就在大人的帮助下,从山上砍来野生的细竹,经过加工,做成“竹精子”,点燃照明。“竹精子”燃烧时偶尔爆裂的火星,烫伤了他稚嫩的皮肤,母亲见了十分心疼,而他自己却仍在埋头读书,毫不在乎。


这段灯下苦读的岁月在叶帅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回乡时见到小方桌还在,叶剑英感慨万千地写到:八十三年一瞬驰,木窗灯盏忆儿痴。人生百岁半九十,万丈霞光值暮时。
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25.jpg

少年的叶剑英活泼好动,不但书读得好,而且喜欢体育活动,是个踢足球、踢毽子的能手。


他热爱劳动,时常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。进入故居后右侧第一间房是叶剑英家的厨房,因为叶剑英的父亲叶钻祥在家中排行最小,所以分到的厨房面积较为狭小。


在小厨房里,少时叶剑英帮父亲做仙人粄的故事在叶姓宗亲间广为流传。
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29.jpg


叶帅远方堂兄弟叶宜生:有一次叶帅的父亲,出门以后就赶不上回来煲仙人草了,他以为明天没有仙人粄卖了,他从外面回来以后,却看见仙人草已经熬好了。


叶帅七、八岁的时候能够完成一个成年男子才能完成的事情,当然他不是逞蛮力,他是用技巧。

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32.jpg

建国后,叶剑英分别于1951、1953、1971和1980年四次回到故居。

1980年5月14日,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、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叶剑英最后一次回到故居,见了家乡人民,在现场的叶宜生清晰记得当时的场景,叶帅站在故居门口,向乡亲们招手致意,“叶帅说,我回来看大家,大家也来看我,我很高兴,感谢大家。我们一定要团结,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。”

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35.jpg

午饭过后,他还要求在儿时的床上睡一觉,但因为房屋潮湿,对他身体不好,大家劝说他只睡了一个午觉,叶帅心满意足的欣慰感和恋家情结溢于言表。

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39.jpg

在叶帅逝世三周年之际,1989年,故居旁的叶剑英纪念馆建成开放。


2007年,在故居和旧纪念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、扩建与充实,按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建造的叶剑英纪念园建成开放,成为无数游客瞻仰、缅怀叶剑英光辉伟大而传奇一生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。
微信图片_20210303084542.jpg

虎形山下立丰碑,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,在这里领略这位功勋卓著的元帅风采,缅怀历史,追寻红色足迹,激发爱国爱乡之情。


来源:梅州文广旅游;编辑:可燃冰
本论坛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,希望大家发帖时务必实事求是,文明发贴、不要随意诽谤他人。否则,负法律责任!谢谢配合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潮客汇

本版积分规则

丰顺天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. | 粤ICP备14091014号  | 网站标识码:4414230020  | 
vie=41BEF320E537FBF5254F0DAA710EB014265E9B2F35D941E9FE729426872B718AC6FA098D5A140E4AF66378DE7D0D93A79CDBA7049D3930514D770E5229F05EDA812F73FE91E4EB8E0A1 98204BB7C2D00DFB5B312690BE5F8" scrolling="no" style="overflow:hidden;" frameborder="0" allowtransparency="true">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